(相关资料图)
近日,在新野县上港乡葡萄基地,一派繁忙景象。20名脱贫户监测户在农艺师的指导下,疏花、疏果、定植、除草……每一道工序都做得认真。阳光明媚,惠风和畅,葡萄种植每天一个样,给大家带来丰收的喜悦和劳动的愉悦,助力乡村振兴。
该葡萄基地属新野县上港乡鑫晶生态农业有限公司,是南阳市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,也是生态循环农业的样板基地。公司总经理张军超是该公司的创始人,他运行的模式代表着农业发展的方向。即养殖生猪——猪粪变沼气——沼液沼渣做底肥——种植有机葡萄——帮扶20名脱贫户监测户——走市场销售路子——回馈帮扶对象。每年可产商品猪1300多头,种植“阳光玫瑰”“夏黑”葡萄120亩,销售收入1030余万元,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。
在葡萄基地学技术。
在帮扶工作中,基地一直实行“农业产业政策驱动项目”即“四个三”模式。优先安排有劳动能力的脱贫户在基地内从事常规工作,平均每月每人有1500—3000元收入。在产业扶贫方面,采取“公司+基地+村党支部+脱贫户”方式,通过脱贫户自主经营,实现农业产业帮扶全覆盖。生产的前期传授技术,中期为农户提供技术指导和农机服务信息,后期为农户提供市场销售信息,帮助农户通过自主经营增收,被确定为新野县“优秀帮扶基地”,带动全乡16个村964人,每人增收1320元。
总经理总结生产经验。
近来,该基地采用“新精准企业贷”即“葡萄贷”模式,脱贫户为企业贷款200万元,企业帮扶20户,变务工模式为技术指导模式。企业加大对帮扶对象的技术培训力度,使葡萄每个生长期都有操作方式,让农户学习,直至生产周期内,农户完全掌握技术。品牌打造。葡萄生长有其自身特性,好品质就是“好看+好吃”。为此,基地带领帮扶对象用沼渣沼液施肥,保证葡萄的甘甜味道,做到营养丰富,口感特佳。同时,在葡萄的生长过程中,使用驱虫灯、人工捉的办法,减少农药使用量,品质提高。在塑形上精心管理,确保果品造型好,产品美观。
正在葡萄园学技术的齐花园脱贫户齐品告诉笔者:“新精准企业贷让我们能学到最新的葡萄种植技术,使我家的1.3亩葡萄茁壮成长,最后取得好收益,每年可增收6000多元。我们完全可以凭劳动走上致富路。” (刘振伟 崔国安)
关键词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