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动态

网购淄博小吃却不是真“淄味儿” 认清产地谨防被骗

2023-05-08 10:50:12 来源:大庆晚报

原标题:市民蹭热度买来多样网红食品

网购淄博小吃却不是真“淄味儿”


(相关资料图)

核心提示:近段时间,淄博烧烤可谓是火出了圈,更是吸引了全国各地的游客前往,一时间小小一座城,满是烟火气。同时,趁着这股“东风”,淄博当地的各色小吃也开始在网上热卖,让那些无法身临其境的人,也有机会品尝到了“淄味儿”。

尤其是当地很有名气的小饼、炒锅饼等,最受广大网友欢迎,电商平台上的下单量更是暴增。

然而,如此众多的品牌样式,都是来自淄博吗?近日,就有市民向记者反映称,她蹭热度在网上购买了多样淄博当地的小吃,可到货后却发现很不“地道”。

5月4日,记者对此事进行了调查采访。

淄博小吃网上热销

仿佛一夜间,淄博烧烤便众人皆知,有人开车一千多公里去吃一顿烧烤,也有人排了两天队都未能吃上。市民徐女士就非常的神往,自从淄博火了之后,她便经常去看有关当地的短视频。

而这其中,最让她感兴趣的无非就是烧烤了,尤其是看到拿着当地特色小饼、卷上肉串和大葱送入口中的视频,让徐女士更加垂涎三尺,她不禁想着,说什么也要去一趟淄博尝一尝。可事与愿违,一直都未能如愿。

据徐女士讲,近段时间忙于工作,再加上还要照顾孩子的学习,一直无法抽身,可总看到这些视频又馋得不行,不吃上一口心都直痒痒。因此,她抱着试试看的态度,到电商平台上搜索了一下。

结果,徐女士惊讶地发现,网上有关淄博的食品还真不少,不仅有令她垂涎的小饼,还有当地的特色小吃紫米馅饼、炒锅饼等。而且徐女士还注意到,这些食品的销量都很大,有的甚至达到了数万单。

市民购买发现异常

看到网店内满是自己中意的食品,徐女士一时心里乐开了花。于是,她便相继找了几家销量多的网店,购买了多款淄博当地的小吃,想着如今物流如此发达,即便自己去不上,也一样可以品尝到当地美味。

“五一”放假期间,徐女士陆续收到了她的“美食快递”,每到一样,她都会迫不及待地打开品尝一下。

徐女士告诉记者,每个小吃都很美味,尤其是小饼,她还专门到烤肉店买了烤串回来,搭配着一起吃。

可正当徐女士无限回味时,她的老公却很不合时宜地发现了问题。据徐女士讲,她老公本想拍照发朋友圈显摆显摆,可摆弄时却发现,小饼外包装上只贴有生产日期,没有标注生产地。

而炒锅饼虽标注了产地,却不是淄博,而是来自湖北省。同样是淄博名小吃的紫米馅饼,则是产自福建省龙岩市。随后,徐女士又查看了下小饼的发货地,竟是来自河北省石家庄市。

商家宣称配方一样

眼看着自己购买的“淄博小吃”,竟都不是来自“当地”,让徐女士的心一下就凉到了底。对此,徐女士表示,这些小吃并不见得有多好吃,自己无非就是天天看着眼馋,想蹭个热度尝尝来自淄博的味道。

却不想,买了好几样淄博当地的小吃,却没有一样来自淄博,这让她觉得既无奈又生气。可想一想她又有些了然,消费者在蹭热度的同时,商家无非也是在蹭热度,在这个时期带上了“淄博”字样,肯定会大卖。

但商家的这种做法,相信广大消费者并不会认同。徐女士表示,商家的宣传以及对商品名称的标注,都给她造成了误解,她坚定地认为她所购买的食品就是产自淄博,却没想到是淄博的小吃竟产自别地。

事后,徐女士也相继联系了几家网店客服,想要为此讨个“说法”。

徐女士称,退货是不可能了,小吃都已经被她吃光了,但还是想看看商家是如何说的。

对此,有客服表示,如果徐女士有异议,食品没开封的话是可以退的。也有客服表示,虽然不是产自淄博,但是所用的设备和配方都是一样的,味道上没有任何差异。

淄博小吃来自异地

徐女士称,最终还是没有吃到心心念念的淄博小吃,虽很失望,但还是不敢再去网上随便购买了。那么,电商平台上出售的所谓来自淄博的美食,都来自哪里呢?

记者在淘宝平台上查找发现,关于淄博的美食可真不少,销售此类食品的网店多达数十家,而每一家都打着“山东淄博特色美食”的标语,销量则更是惊人,多的达到了数万单,少的也有千余单,足可以看出此类商品目前多么抢手。

然而,记者调查发现,众多的网店中,只有如“八大局美食馆”等寥寥几家注册地是在山东淄博,其他的网店则都是在“异地”。

比如一家名为“多啦爱吃铜锣烧”的网店,其淄博紫米馅饼很是热销,但他的注册地却是在福建省龙岩市。

再比如,两家淄博小饼热卖的网店,一家注册地位于浙江省金华市,而另一家则在河北省石家庄市。而这些网店中,都有大量有关淄博美食的宣传图片,不细心的人很容易将其认为是淄博当地的商家。

认清产地谨防被骗

同时,记者调查中还注意到,淄博小吃的热销,吸引了许多商家蹭热度的同时,这些小吃所用的生产设备也被卖到了脱销,甚至在市场上出现了不少的仿制版。

而这些仿制的设备很不稳定,且故障率高,导致生产出来的食品味道更是相差甚远。

为此,淄博当地的食品机械厂家也发布了紧急提醒,不仅消费者在购买食品时,要仔细对商家进行辨识,认清是淄博当地生产的,在购买相关机器时,也要认准产地,不要贪图便宜,购买到没有经过验证、故障率高的“高仿货”。

晚报也提醒广大消费者,跟风蹭热度的同时,更应谨防掉入不法商家的欺诈陷阱。

文/摄 大庆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葛超

关键词:


餐饮浪费势头得到初步遏制 世界微资讯

2023-05-08

动态来源:人民网-人民日报

福建首家检验门诊开诊

2023-05-07

动态来源:东南网

大暑什么意思 世界热资讯

2023-05-07

动态来源:互联网

教育